早在三月的那场读书会,就有同事给我们分享了《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六月读书会我们又收到了《活着》这本书的分享,作家余华的作品深入人心。
在本期读书会开始前,我们先观看了某节目里一段董卿采访余华的视频片段,让我们了解到幽默风趣的背后也可以讲述一个泡在苦难里的悲剧故事。
本期读书会也经过了升级,通过部门之间换书的方式进行资源再利用,也在互动中深化了彼此的联系。第一位分享者是来自方案中心的高小燕,她分享的书籍是来自马伯庸得《长安的荔枝》。
“我把这本书分享给综合管理部,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小人物就是一粒随风抛洒的尘埃,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翻遍二十四史皆是帝王将相,马伯庸的这本《长安的荔枝》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他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尘埃,在苦难中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又可以是职场小说,通过运荔枝这个小事展现了唐朝或者说传承了几千年的职场弊病,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共鸣点,如余量的浪费、虽然最终需求只是十斤荔枝,但是运送需要一百斤新鲜荔枝,沿途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最后呈送时的筛选。还有最终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现的部门踢皮球的现象,以及最终运送成功后功劳归属的争夺等等,也像现实社会的职场通病。值得我们反思,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制度设计区规避企业发展陷入内耗之中,同时又更好的引导个人独立思考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性和统一性。”
第三位分享者是来自商务部的柯含柔,她分享的书籍是《菜根谭》。“我想把这本书分享给战略资源部,‘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一个人坚强的度过了苦难最低处,不管做什么,都会有所成就。这话出自中国人修身养性三大奇书之一蔡根谭,明代隐士洪应明所编,几百年来一直被视作为人处世的葵花宝典,能解决你待人接物、自我修炼的所有烦恼,交友需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做人要有拔刀相助的义气,做人要保留一点内心的坚持,不要随波逐流,世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人有百折不挠之决心,才会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来应对变换莫测的世界。人生的岔路口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与人交往应该把握哪些分寸,受了委屈如何是好这些问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第四位分享者是来自充电事业部的廖海浩,“如果说《活法》讲述的是稻盛和夫的生活观,那么《心法》更多的是描述了稻盛和夫人生的心路历程和心境的磨练,两书都令我受益良多。通过阅读《心法》一书,也让我对人生的心性和思维方式有了更多体会,带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很多帮助。稻盛和夫不仅在《心法》中开宗明义,指出人生的目的,还讲到实现“提升心性,净化灵魂”的路径和方法,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三点:1.保持积极、善良的心态,永怀感激之心,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2.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的内心强大;3.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并毫不妥协地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我想把这本书分享给商务部。”
第五位分享者是来自综合管理部的邱霄颖,“从优秀到成功的必经之路,需要客观和辩证地自我剖析,‘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也可以是一种肯定。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这本《三分管人,七分做人》想建议大家都读一下,宽以待人的实质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希望我们在待人接物时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最后一位分享者是来自工程公司的杨武林,“我今天要推荐的书的书名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所写的《卡耐基人际关系心理学》,这本书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与分析,详细阐述了如何构筑和维护健康有益的人际关系、客户关系、家庭关系。这本书会使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从日益增长的自信和热忱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增进沟通意见和成功合作的能力,学会做人处世的技巧;在业务上、在社交上、在私人生活中,都享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我想把这本书送给方案中心。”
我们希望能在迷茫的时候找到一种平静的力量,亦或者是一种矢志不渝的陪伴,试着翻开一本书吧,人生也许会有另外的答案。